中国艺考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播音艺考

播音艺考

大象文艺周刊|凌之鹤:总有一扇能让你看到诗意的世界

中国艺考网2023-06-07播音艺考怎样考艺体
艺考舞台,怎样考艺体,润和艺考,大象文艺周刊|凌之鹤:总有一扇能让你看到诗意的世界,艺考舞台,怎样考艺体,润和艺考若非孤陋寡闻,并非故作惊人语,在我读过的众多诗学著作中,据我的阅读体验,请允许我如实说一句:简·赫斯菲尔德所

大象文艺周刊|凌之鹤:总有一扇能让你看到诗意的世界

大象文艺周刊|凌之鹤:总有一扇能让你看到诗意的世界,

  艺考舞台,怎样考艺体,润和艺考若非孤陋寡闻,并非故作惊人语,在我读过的众多诗学著作中,据我的阅读体验,请允许我如实说一句:简·赫斯菲尔德所著的《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诚然是一部值得诗爱者反复阅读和珍藏的精品力作。该书以简洁、雅驯的文字,不仅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诗学艺术享受和阅读快感,而且能激起读者对诗学理论、诗歌对生活之意义的深层思考。

  “进入一首好诗,一个人的感觉、味觉、听觉、思维和视觉都会发生改变。”才华横溢的简非常自信地说,“通过逐一改变自我,艺术也改变了自我所创造和分享的外部世界。”她告诉读者,《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将继续探讨早在《九重门:进入诗的心灵》一书中就涉及的问题”。事实上,“这两本书从根本上讲也只探讨了一个问题:诗歌或艺术如何作用于这个世界?”简不无兴奋地说,通过三十年来对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探索,她获得了快乐,感觉更接近了目的地。但她同时谦逊地表示,“然而我也深知这个目的地的中心地带永远无法被描绘和抵达。”简的感受和判断是清醒而令人鼓舞的,她打开十扇诗歌之窗,引领和指点读者观看和欣赏窗外壮丽的艺术景象;她像一个杰出的艺术导游,耐心细致地讲解眼见的一切之美,进而提醒我们,艺术无止境,还有更多令人惊奇的诗意景观在我们此时目力和心智未及之处:它们值得我们继续去追寻、探索。

  《十扇窗》共十章,每章探讨一个诗歌及其艺术创作方面的核心议题。简断言:“任何一首好诗的深处都潜藏着一种神秘的生命力——它千变万化,难以捉摸,充满活力。”在这部广受好评的诗学论著中,她以众多的世界优秀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谢默斯·希尼、松尾芭蕉、辛波斯卡、卡瓦菲斯、毕肖普)的作品和非著名诗人(霍普金斯、拉里·李维斯、马尔科姆·劳瑞、邓亚·米哈伊尔、查尔斯·西米克)的杰作为范本,以细读、鉴赏的方式,“以诗的眼光看”诗意,从语言的角度“论诗的言说”,“通过语言观看”诗的意象之柔韧,借嗅觉感知、探寻“诗与隐藏”的互文,探讨“诗歌与不确定性”,透过“诗的视窗”推开更多的审美窗口,深入细致地探究“诗与惊奇”“诗歌与悖论”,为读者有效地揭示了她所发现的“诗歌是一种能让存在发生变革的语言”,进而清晰地指出了“诗歌变革存在”这一目标的诸多途径——“她通过对隐藏、悖论与惊奇的揭示,通过对我们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持续认知,通过对语言行为的发现,并借助意象、叙述、音乐和情感力量,从各种维度拓展了我们对诗歌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即使那些从来不读诗歌或不知如何读诗的读者,他们在认真读过这本语言优雅流畅、令人眼花缭乱的诗学散文集之后,必然会对诗歌产生全新的认识并获得读诗的具体秘诀。可以如是肯定,简·赫斯菲尔德满怀热忱地给读者打开了十扇窗,——其实远不止十扇,至少作为诗人、散文家的简本人也是一扇更为高旷的“诗窗”,她对众多伟大诗人和杰作的精彩解读,同样让我们看到了蔚为壮丽的诗意景观。

  要想在一篇简短的评论中穷尽《十扇窗》的诗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显然是不可能的。我在此仅从书中部分章节撷取几段简的智慧论断,以窥其诗思趣味和美学追求:“当我们用诗的眼光去观看与聆听,一些独特的领域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领域显然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一种人类文化能缺少音乐和诗歌”;“当一件艺术作品与自我、语言、文化、情感、感官和心灵拥有多重交叉体验并充分交融时,它就承载了我们的生活”;“诗歌的原动力不在于它的‘信息’或‘意义’,也不在于它自身本质之外的任何事物的简单记录,而是栖息在它自身所嵌入的世界之中,并与存在交织缠绕”;“在诗歌中,好的描述绝不是纯粹的描述,它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写照,一种灵魂的写照”。(《着火的翠鸟:以诗的眼光看》)“当语言苏醒,在晨光中落座,开始试探,重新开始曾被否定多次的探索,或滔滔不绝的倾吐时,艺术家甚至不是他或她自己。艺术家、语言和纸页都只专注于一件事——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并非各行其是,而是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放弃了名词状态,完全变成了动词。它们正在为诗而工作,而这项工作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生命体的创作,也是作家的语言、头脑和心灵真正的、唯一的渴望。”(《语言在清晨醒来:论诗的言说》)

  “在西方文学中,对隐蔽性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源头,也许最大的隐藏和神秘最初都围绕着生与死”;“无论是在文学中,还是在精神世界中,这一课都意义深远:生存依赖于一种亲密的、和谐的、相似的舒适感和伪装的艺术”;“大多数好诗都用看不见的墨水来表达思想”,“一首好诗表面看似简单,但背后往往蕴藏着幕后共振、弦外之音、看不见的知识和翻倍的内容”;“我们看不见的事物、无与伦比的技巧和难以想象的形式,都藏在后屋上锁的保险柜里——对任何艺术家和任何个人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希望吗?它们就像梭罗笔下那只走失的猎犬的叫声一样美丽,一样搅动人心。它们尤其想告诉我们:距离的奥秘无穷无尽”。(《梭罗的猎犬:诗与隐藏》)“柏拉图将诗人逐出理想国,部分原因是他认为诗歌逃避现实,通过美的催眠术来弱化人们对真理的渴望。但正如我们所见,好的诗歌实际上并没有用答案来缓解焦虑——它将我们从恍惚中惊醒,让我们意识到该如何去体验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细节,以此来让生活变得更可承受”;“我们倾向于认为:好诗会保存和传递一些知识,通常是来之不易的知识”;“一首诗需要在它的语言中保留一些不平衡,还应包含它完成之后遗留下来的令人不舒服的剩余物和不可溶解的残留物”;“一首抒情诗并不能解决任何外在困境,几乎没有诗歌能解答任何实际问题,也没有一首诗会将一块松动的屋顶重新固定在房屋上”;“好诗蕴含着多重难以捉摸的知识,任何其他形式都无法像诗这样言说。诗的言说充满共振与芳香,同时在多个方向上穿行,摆脱了狭隘的抽象和具象,如生活本身一样丰富”;“诗不是在纸上完成,而是在作者或读者自身存在和同情的丰盈中完成”,“好的诗歌以更深远的方式帮助我们变得更加不确定”。(《除不尽的余数:诗歌与不确定性》)“并非每首好诗都有一扇窗”,但“许多好诗都有开窗的时刻——它们改变了注视的方向,突然间打开了一幅意义和情感的广阔图景”;“有时,一首诗的开窗之处小得几乎看不见,然而寒气却准确无误地涌了进来”;“当一首诗或一件艺术品被当作一个整体来考量,或被视为一个‘窗口’时,它就已经在发挥作用:艺术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即时性的控制中释放出来,变成一种姿态,这姿态包含、汲取并提醒着更广阔的聚集和联系”;“艺术之窗有时让我们感知到道德的领域;有时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命运没有界限,与他人的命运相连;有时是认识到我们人类的脆弱性;有时是认识到人类之外的补充”。(《文本细读:诗的视窗》)——简的精彩论述无法尽数,作为文本的灵魂,借用她的“窗口理论”来说,融会贯通全书、散珠碎玉般的思想观点,不仅让读者豁然获益,而且予人启迪:她以强力而自信的开窗方式,激发并引领我们欣然向内打开自己的意识之窗。

  简在《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中文版序中自谓,她读过苏东坡、聂鲁达、萨福、贺拉斯、王维等众多世界诗人的诗歌,“它们以地壳构造和火山喷发的方式,通过诗的音乐、观念、情感、气质和形而上的思考,改变了世界图景和语言的图景,也改变了我自己的生命体验”。她谦逊而虔诚地说,“我希望这本书的读者能在书中找到一些段落,无论它们多么微小,都能支撑我们继续活下去。诗歌携带着许多承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用新的语言,从新的理解角度,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检阅这部近三百五十页的杰作,如上所引述,我至少在其中二百多页上以红笔划下波浪线并写下评语,可以肯定地说,简在该书中写下了灿若星辰,能够让我们发现美好诗意,予人智慧启迪的——“都能支撑我们继续活下去”的段落:它们值得读者反复品味,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和美学的营养。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年轻译者——杨东伟允称潇洒俊逸的译笔,信、达与否勿论,但其语言颇具中国传统美文的雅正风范,加之诗人王家新的校译堪称锦上添花,读来如清风明月入怀,令人心旷神怡,情思骀荡。王家新在该书推荐序《简·赫斯菲尔德:一个优异的诗歌心灵》开篇称,他最初知道简,是读过她的《我只要少许》这首译诗后,便直觉她是一个杰出的、令人喜爱的诗人;他为此理解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辛波斯卡为什么会说“这是一位非常贴近我内心的诗人”;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品基为什么会称简为“一个依然让人惊讶的大师”。美国诗人乔治·欧康奈尔不吝赞词,称他的美国同行简的论文是“伟大的散文”。王家新盛赞,“简·赫斯菲尔德是一个开窗者(然后她会隐去自身,不会让她自己挡住那些珍贵的光线),是一个‘伟大诗歌’的领受者、翻译者、转化者、赞颂者。这都是她身上最重要的品质。她永远是谦卑的、满怀敬畏的。她把一个艺术学徒永远带在自己身上。”他甚至认为,像布罗茨基一样,简是一只高度敏感的诗歌猛禽,她能够不断打破原有视野,刷新和拓展自己,进入到济慈所说的“人类的无穷”之中。据此可见,简的诗学评论影响非凡,深受同样优秀的诗人认同、欣赏和喜爱。

  《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美]简·赫斯菲尔德/著,杨东伟/译,王家新/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定价:78.00元

  凌之鹤,本名张凌,回族。云南省作协会员,昆明网络文学协会理事。著有《醉千年:与古人对饮》《独鹤与飞》《为文学祭春风》

  大象文艺周刊由都市时报和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联合创办,每期两版(逢周五出刊),刊发内容以文学作品(小说、散文、现代诗歌、评论、小剧本等)为主,兼顾其他文艺种类。

  大象无形,大美无疆。大象文艺周刊以兼容并包、滇味十足、尊重名家也力掖新人、争创一流为办刊宗旨,强调所刊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欢迎各位作者赐佳作支持,并给予宝贵的意见建议。

  1.必须是原创首发(未曾在纸质公开出版物刊发)。投稿以文学作品(小说、散文、现代诗歌、评论、小剧本等)为主,以及其他(摄影、书画等)文艺种类。

  3.投稿每篇(组)不超过3500字,欢迎千字尤其是百字短稿,优稿优酬。文末附百字内作者简介(出生年月、出生地或现居住地、民族、从事职业、创作成绩等),并留下真实姓名、收邮地址、电话、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资料。其中真实姓名需与身份证上的名字一致。

  4.所投稿件请使用word文档,以附件和正文(对话框)同步发送的方式发往编辑邮箱。

  5.也可将稿件自行发布在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我们也将在该网络平台上选稿。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