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考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舞蹈艺考

舞蹈艺考

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赏析 舞剧《家》《杜甫

中国艺考网2023-06-12舞蹈艺考喜报艺考
艺考差,喜报艺考,小橙子艺考,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赏析舞剧《家》《杜甫,艺考差,喜报艺考,小橙子艺考作为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参演剧目之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舞剧《家》7月12日至13日在云南昆明上演。该剧改

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赏析 舞剧《家》《杜甫

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赏析 舞剧《家》《杜甫,

  艺考差,喜报艺考,小橙子艺考作为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参演剧目之一,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舞剧《家》7月12日至13日在云南昆明上演。该剧改编自巴金的同名小说,以高家大少爷觉新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成都一个封建家庭的故事。通过两场婚礼、两场葬礼,揭示了美丽生命被封建制度摧残的主题。

  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该剧所呈现的原著精神和艺术风貌表示肯定。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蒙小燕说:“该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特别能够打动人。”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佳敏说:“舞剧《家》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家》这部名著,传达了《家》的核心精神。”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说:“高老太爷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可是这部戏从头到尾都没显露出他的模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法,让人印象深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指出,《家》的结构清晰明了,现实和虚拟手法的运用也比较成熟,能够让观众感觉到整个舞剧的强烈年代感,感受到过去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特别是对女性的摧残。

  在剧中人物的选择上,专家们认为《家》很有新意。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文静指出,该剧以觉新作为全剧的核心,同时舍弃了觉明,保留了觉慧,让人们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考,“看过了舞剧《家》,就读懂了中国的苦难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有更深的感悟。”云南省“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科带头人徐梅认为,舞剧《家》选择了两个性格鲜明又有反差对比的角色,一个是循规蹈矩、传统的觉新,一个是积极向上、进步的觉慧,在结构处理上非常明确,选择和取舍非常到位。不过,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指出,这部剧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也就是觉新和觉慧作为并行的双线,如何能够更好地交织在一起。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我们在改编文学原著时所进行的取舍,涉及主创人员对文化、历史、人性等的把握,还包括编创者的立场。”《舞蹈》杂志执行副主编张萍说:“我们在对名著进行改编时,一定要辨别和选择其核心事件。叙事的力量来自于核心事件的选择,核心事件如果没有选择好,即使想用具体的动作语言进行弥补,也无济于事。”

  吕艺生指出,《家》这部作品是20世纪西方现代舞出现以后,我国编导吸收其中的表现主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后诞生的新现实主义作品。而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也造就了该剧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独特性。冯双白说:“如何在我们的舞剧创作中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是今天中国舞剧创作最重要的突破点。”蒙小燕指出,在这部作品中,相较于更为丰满的女性形象而言,觉新、觉慧的形象都还不够鲜明、突出,缺乏成长过程的叙述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

  对于剧中的舞蹈动作设计,专家们指出,整部剧是有序、唯美的。群舞突出了封建势力的压迫感,而到了独舞、双人舞的时候,又是非常安静、流畅和舒缓的。但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认为,双人舞的个性还不够突出,“找到非常准确的象征性或者意象性的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其重要之处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家》的故事情节时,就能通过双人舞感受到剧中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关系。”对于“丧葬舞”一段,多位专家指出可更精简、凝练、沉郁一些。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田露认为,“丧葬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当一个时代结束时,要有无声胜有声的震撼,而不能表现得过于喧闹浮躁。吕艺生同样指出:“动作、场面太‘满’,会不利于观众思考。好的舞剧要强调‘品’,要动静结合,有空间让观众安静下来进行思考。”

  舞剧《家》中对地方音乐元素的运用,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川剧一出来就把人抓住了,高腔一出来就给人四川的感觉。”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所长欧建平说。但专家们也认为,虽然这部剧对川剧、高腔的使用非常精彩,使舞剧的地域特色极为鲜明,但整体音乐的过于强烈,使得音乐的对比性减弱,没有为人物与情节的塑造与烘托起到足够的助力作用。

  “这是我看过的舞剧中最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诗画结合得非常出色。”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研讨会上,舞剧《杜甫》收获了这样的评价。“求仕行”“丽人行”“兵车行”等一个个场景,仕女舞、弓箭舞等一个个舞段,将颠沛流离的“诗圣”意象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而不悔、为百姓大声疾呼的精神境界。专家们认为,《杜甫》具有独特的舞剧结构和精致的审美追求,创作上锐意求新,诗情画意兼具。

  在原总政歌舞团团长左青眼中,《杜甫》的结构方法十分独特。他说:“由于杜甫这一人物的独特性,着力点是由他的千古诗篇生发出精彩舞段,正是这部舞剧最好的表现形式。《杜甫》形成了独有的结构特点。”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所长欧建平更是直接以“诗情画意”4个字点睛概括舞剧《杜甫》的美——“用舞蹈表现诗人的诗,这是绝妙的。”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年轻编导能静下心,投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之中,令人感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说:“这部舞剧很精致,每一段都是经过琢磨、雕琢了之后,尽量进行精致的表达,这是两位女编导的天赋与努力。”云南省“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科带头人徐梅说:“这部剧歌颂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给我们的启发是即便是一名普通人,也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作品的立意很高,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杜甫》在舞蹈语汇上的创新,被专家强烈地感受到。冯英说:“《杜甫》中的每一个舞段都在力图‘以舞传情’,语汇上的表达特别有代表性,一些场面的处理非常壮观。”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卢慧也认可这部舞剧的创新:“既看到其中朝鲜族农乐舞的痕迹,也在编舞上使用了大量的现当代舞蹈语汇,这种创新能够推动舞蹈艺术前进。”赵铁春认为,这台舞剧有对形式的高级追求。“‘春夜喜雨’‘丽人行’两段群舞,在我看来非常高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要表达的思想上都非常准确,这两段群舞甚至完全可以独立存在。”赵铁春说。安徽演艺集团原董事长张居淮说:“就整个舞剧的呈现而言,可以说两位编导用一种崭新的形式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

  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作曲温中甲赞赏该剧音乐有想法、有创新。“剧中用了很多民族乐器,像筝、琵琶等,但最后的效果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民族音乐作品不一样,有新的感觉。”温中甲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副主任任冬生则给予该剧的舞美高度评价:“整体舞台视觉极佳,而且营造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隐喻了表达的主题和内涵,为演员提供了创意空间。”

  专家们同时指出了《杜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左青说:“剧中有两个杜甫的人物设置,一个是现实中的杜甫,一个是杜甫心灵的外化,但二者的虚与实关系反差小,冲突不激烈。”欧建平认为,剧中的“丽人行”等群舞令人印象深刻,但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相对弱一些,应该思考如何把主演身上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说:“舞剧的副题是‘一个人笔下的唐朝’,这样的口吻会让观众从开始就期待知道杜甫怎么看唐朝,杜甫笔下的唐朝又是什么样的。然而,在叙述过程中除了第一人称,还有第三人称——即编导怎样看待杜甫,又怎样去描述杜甫。两种视角时不时会‘打架’。”

  对于《杜甫》的两位年轻编导,专家们予以了充分肯定,希望她们能坚持自己的艺术观点、艺术主张和审美追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独特性在舞剧《杜甫》作品中有了充分的展现——编导对动作质感、动机的把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性格和气质,独特的舞段带来独特的个性。这是编导的天赋之作,这个天赋和她们的艺术主张相关。文化立场和艺术主张必须鲜明地确立起来、坚持下去。总之,中国舞剧的创作要有更深层的、历史的、哲学的思考,我们希望达到当代舞剧美学的新高度。”

很赞哦!